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访问学者须文蔚教授:台湾‧香港‧文学对话

2013-03-15 - 2013-04-08

来自台湾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的须文蔚教授,应人文学院与文学及文化学系的邀请,于3月中至4月中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访教院,并将于教院大埔校园内举行四次学术分享活动,现诚邀各位老师和同学参与各项活动。活动详情如下:

演讲
台湾与香港报纸副刊学建构的比较

日期:2013年3月15日(星期五)

时间:9:30 – 11:00am

地点:B1-LP-03

提要:副刊是华文报业独特的媒介,更是文学传播重要的平台,副刊象征着特殊的文化认同,又是文化价值的生产机器,更经常引领文艺思潮的变迁。近年来,台、港文学、传播与文化研究中,「副刊学」受到相当的重视,相关研究不断推陈出新。香港与台湾学界在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上,在研究主题、方法论与理论架构上,究竟有何异同?让我们以跨领域与跨区域的多重线索,展开追索的旅程。

香港文学读书会
从台湾社会运动史的角度导读 《台湾报导文学读本》(台湾:二鱼)

日期:2013年3月18日(星期一)

时间:6:00 – 7:30pm

地点: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B3-G/F-02)

提要:自1935年起,吴希圣与杨逵接连发表报导文学作品,鼓舞日本殖民下的台湾民众参与政治与社会运动。此后,无论台湾受到殖民者箝制、白色恐怖镇压乃至大众文化压抑等困顿,在台湾迈向民主、自由与多元化社会的过程中,报导文学揭露出岛屿上幽暗甚至腐臭的真相,让人民在错愕、震惊与伤痛之余,受到文字的鼓舞,投身改革社会。藉由社会运动史的角度导读《台湾报导文学读本》,当可更清楚勾勒此一文类的文化政治性质。

座谈
台湾与香港50-6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的跨区域传播现象

日期:2013年3月27日(星期三)

时间:2:30 – 4:00pm

地点:B2-LP-22

提要:当代台湾与香港文学史上现代主义美学运动是一场跨区域传播的运动,台湾与香港文坛相互唱和。香港诗人作家与文论家马朗主编的《文艺新潮》与台湾的《现代诗》相互酬唱。香港诗人与批评家叶维廉、李英豪、昆南随后相继加入《创世纪》,深切影响了台湾超现实主义诗学的建构,以及新批评理论的推动。在意识流小说理论的译介上,两地也是齐头并进,相互声援。在文学史的评价上,台、港两地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有着微妙的传播、互动与竞争关系,进而影响了华文文学环境。

工作坊
数位文学的破与立

日期:2013年4月8日(星期一)

时间:2:30 – 4:00pm

地点:B4-LP-07

提要:科技其实可以是诗与思,数字文学指的是利用网络或计算机特有的媒介特质所创作的数字文学作品,不同于平面印刷媒体上所呈现的文学创作型态,在当代文学理论中也称为超文本文学(hypertext literature)。本工作坊将介绍世界与华文文学创作圈中,整合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的「数字文学文本」,从观念的产生到创作的方法,带领参与者领略一种「新文类」的诞生。

须文蔚教授简介:台北市人,为数字文学理论家与网络作家,也是台湾重要的文学评论、文化评论者。著作包括诗集《旅次》,文学评论集《台湾文学传播论》及《台湾数字文学论》等,论文及诗歌作品散见各大学术期刊及诗刊。曾任《创世纪》诗杂志主编、《乾坤》诗刊总编辑,现为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

以上活动由文学及文化学系与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合办,另亦为「中文教育课程学术活动奬励计划」的活动计算项目。查询及报名请与雷浩文先生(电邮:fhmloi@ied.edu.hk;电话:2948 6432)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