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2013-01-21

香港教育学院文学及文化学系、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合办的「中国文学原典选读」第二十一次读书会将于2013年1月21日举行,诚邀各位参与。

这次读书会的研读主题为「浅谈晚明拟话本中的帝王故事」,我们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陈炜舜博士担任导读者。详情如下:

题目:「浅谈晚明拟话本中的帝王故事」(有关资料将于稍后电邮予报名者)
日期:2013年1月21日(星期一)
时间:晚上6:00-8:00
地点:香港教育学院B3-G/F-02(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导读:陈炜舜博士(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导读者简介:陈炜舜(Nicholas L. CHAN),香港人。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义文、德文双副修)、研究院中文学部硕士、博士。先后执教于台湾佛光大学文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研究领域及兴趣为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神话学等。着有《林云铭及其文学》(2000)、《明代楚辞学研究》(2003)、《楚辞练要》(2006)、《屈骚纂绪》(2009)、《明代前期楚辞学史论》(2011)、《从荷马到但丁》(2013)等,并于海内外期刊、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多篇。余暇从事散文、新旧体诗歌之创作,及外文诗歌与歌词之翻译,结集出版者有新诗集《话梅》(1999)与音乐随笔《寻找缪思的歌声》(2006)。

课题介绍:晚明之世,通俗文学日益兴盛,「叁言二拍」等拟话本集可谓表表者。这些拟话本以社会中下层人物为主角者比例居上,亦有一些以帝王为主角的故事。然而,由于历来研究者多着眼于拟话本的所呈现的市井生活内容,帝王叙事多遭忽略。这些拟话本或叙述帝王发迹前的平民生活,或以读者较为疏离的宫廷世界为背景,或为宗教劝导,或为政治宣传,或为历史评说,或为宫廷猎奇,多取材自正史、稗史、文言小说、戏曲、宗教书籍等。本次读书会将从互文性的角度认知拟话本作者们如何根据众多帝王故事的前文本来建构「引文马赛克」,进一步理解拟话本的写作艺术,并考察身处晚明世俗文化语境中的人们,对于作为宫廷文化象征的帝王及其所代表的历史记忆如何投射想像。

查询及报名可与孔健小姐(电邮:kongjian@ied.edu.hk;电话:2948 6441)联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