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未分类

第十四次「香港文学读书会」——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与王家卫《阿飞正传》

2013-05-08

题目:「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与王家卫《阿飞正传》」
 
日期:2013年5月8日(星期叁)
 
时间:6:00-7:30pm
 
地点: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B3-G/F-02)
 
导读:藤井省叁教授(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
 
提要:村上春树的小说自九十年代初即开始在香港读者群中广泛传播开来,更出现如藤井教授所言「森羊双高」(即《挪威的森林》及《寻羊的冒险》均大受读者欢迎)的独特接受情况。除文学圈外,香港电影圈也热爱村上春树,关锦鹏、马伟豪、王家卫这些具代表性的当代香港导演及不少演员均深受其作品的影响,是次读书会将以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一片為例,带领大家窥见这其中一位「村上之子」的电影作品如何汲取村上的文学养分,并以电影语言為《挪威的森林》加入注脚,从中展现香港—日本两地当代歷史经验及文化美学的共通点及对话空间。

第十三次「香港文学读书会」——从台湾社会运动史的角度导读 《台湾报导文学读本》

2013-03-18

各位师长、同学:

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香港文学读书会」将於2013年3月18日举行,诚邀各位老师和同学参与。

是次读书会的研读主题為「从台湾社会运动史的角度导读 《台湾报导文学读本》」,我们邀请了来自台湾的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须文蔚教授担任导读者。从1935年开始,吴希圣与杨逵接连发表报导文学作品,鼓舞日本殖民下的台湾民眾参与政治与社会运动。此后,无论台湾受到殖民者箝制、白色恐怖镇压乃至大眾文化压抑等困顿,在台湾迈向民主、自由与多元化社会的过程中,报导文学揭露出岛屿上幽暗甚至腐臭的真相,让人民在错愕、震惊与伤痛之餘,受到文字的鼓舞,起身改革社会。藉由社会运动史的角度导读《台湾报导文学读本》,当可更清楚勾勒此一文类的文化政治性质。

详情如下:

题目:「从台湾社会运动史的角度导读 《台湾报导文学读本》」

日期:2013年3月18日(星期一)

时间:晚上6:00-7:30

地点:香港教育学院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B3-GF-02)

导读:须文蔚教授(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

须文蔚教授简介:

台北市人,為数位文学理论家与网路作家,也是台湾重要的文学评论、文化评论者。着作包括诗集《旅次》,文学评论集《臺湾文学传播论》及《臺湾数位文学论》等,论文及诗歌作品散见各大学术期刊及诗刊。曾任《创世纪》诗杂誌主编、《乾坤》诗刊总编辑,现為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

读书会的截止报名日期為叁月十七日,查询及报名可与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雷浩文先生(电邮:fhmloi@ied.edu.hk; 电话2948 6432)联络。谢谢!

第十二次「香港文学读书会」——香港曾有的散文实验

2012-12-11

香港文学读书会:
香港曾有的散文实验

各位师长、同学:

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香港文学读书会」将於2012年12月11日举行,诚邀各位老师和同学参与。

是次读书会的研读主题為「香港曾有的散文实验」,我们邀请了《香港后青年散文集合》一书的编者之一,杜家祁博士担任导读者。《香港后青年散文集合》由凌钝、杜家祁、樊善标合编,一九九六年出版,收录黄灿然、游静、凌钝、杜家祁、樊善标、林幸谦等作家散文。杜家祁博士在是次读书会中,将回顾、探讨九十年代香港散文的创作实验。

详情如下:

题目:「香港曾有的散文实验——简介《香港后青年散文集合》」

日期:2012年12月11日(星期二)

时间:晚上6:00-7:30

地点:香港教育学院(B4-LP-03)

导读:杜家祁博士(中文大学性别研究课程、浸会大学中文系及演艺学院人文学科系兼职讲师)

主持:陈智德博士(香港教育学院文学及文化学系助理教授)

杜家祁博士简介:

现於中文大学性别研究课程、浸会大学中文系及演艺学院人文学科系担任兼职讲师。曾担任《呼吸诗刊》的编辑及主持中文大学语文自学中心《新诗通讯站》网站。着有诗集 《女巫之歌》(素叶出版社)和散文集《我在/我不在》(素叶出版社),编有《香港后青年散文集合》(香江出版社),并為水煮鱼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版《字花》文学杂誌)董事。

读书会的截止报名日期為12月10日,查询及报名可与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李卓贤先生(电邮:cheukyin@ied.edu.hk;电话:2948 6554)联络。谢谢!

第十一次「香港文学读书会」——诗朗诵与朗诵诗——从何达谈起

2012-05-17

香港文学读书会:
诗朗诵与朗诵诗——从何达谈起
各位师长、同学:
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香港文学读书会」将於2012年5月17日举行,诚邀各位老师和同学参与。
 
是次读书会的研读主题為「诗朗诵与朗诵诗——从何达谈起」,我们邀请了国立臺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梅家玲教授担任导读者。何达(1915-1994)抗战期间先后在西南联大与清华大学就读,积极参与诗朗诵运动,战后来港,继续诗创作活动,1976年应邀前往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着有《我们开会》、《洛美十友诗集》、《何达诗选》、《长跑者之歌》等诗集。是次读书会由何达的朗诵诗开始谈起,讨论有关诗与朗诵活动,以至台湾反共战争诗的问题。
 
详情如下:
题目:诗朗诵与朗诵诗——从何达谈起
日期:2012年5月17日(星期四)
时间:晚上6:00-7:30
地点:香港教育学院 B4-LP-01
导读:梅家玲教授(国立臺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主持:陈智德博士(香港教育学院中文学系助理教授)
 
梅家玲教授简介:
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曾任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傅尔布莱特计画访问学人、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人;并曾赴捷克查理大学、中国清华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担任客座讲学,曾任臺大臺湾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任臺大中文系与臺湾文学研究所合聘教授。研究领域兼括汉魏六朝文学、臺湾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着有《性别,还是家国?──五○与八、九○年代臺湾小说论》、《世说新语的语言艺术》、《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等。另编有《性别论述与臺湾小说》、《臺湾现代文学教程‧小说读本》、《晚清文学教室──从北大到臺大》、《文化啟蒙与知识生產──跨领域的视野》等。
 
读书会截止报名日期為5月17日,查询及报名可与雷浩文先生(电邮:fhmloi@ied.edu.hk;电话:2948)或赖宇曼小姐(电邮:ymlai@ied.edu.hk;电话:2948)联络。谢谢! 7328 6432
 
香港教育学院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敬啟
 

「香港文学读书会」邀请函
 
為推广文学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凝聚研究力量,香港教育学院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於上年度组织「香港文学读书会」。本读书会主要以香港文学作品為研读材料,透过定期的聚会讨论与文本阅读,让成员对香港文学有更深入的认识瞭解,并且藉着相互的切磋讨论,重新分析及审视学术问题,从而提出新见解、新观点。
 
「香港文学读书会」第一阶段為「佳作选读」,以单篇作品或书籍為系列研读对象,待累积一定讨论气氛,稍后或以专题形式进行,讨论课题可包括:
 
.文学史及理论专题讨论
.作家专题讨论
.香港文学与艺术媒体
.香港文学与电影
.香港文学与教育
 
读书会暂拟每月举办一次,地点是香港教育学院,欢迎跨校学者、同学参加。每次读书会均会选取一部作品由导读者作约半小时的摘要报告,小休15分鐘后,餘下时间由成员进行深入讨论,小休时间备有茶点招待。
 
欢迎有兴趣的人士参与,查询及报名可与雷浩文先生(电邮:fhmloi@ied.edu.hk;电话:2948 6432)或赖宇曼小姐(电邮:ymlai@ied.edu.hk;电话:2948 7328)联络。

第十次「香港文学读书会」——人与物件的时光之旅──读董啟章《天工开物‧栩栩如真》的物(家)史书写

2012-03-09

香港文学读书会:
人与物件的时光之旅──读董啟章《天工开物‧栩栩如真》的物(家)史书写
 
各位师长、同学:
 
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香港文学读书会」将於2012年3月9日举行,诚邀各位老师和同学参与。
 
是次读书会的研读主题為「人与物件的时光之旅──读董啟章《天工开物‧栩栩如真》的物(家)史书写」,我们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哲学博士候选人邹文律先生担任导读者。
城市与歷史是董啟章反覆书写的母题。董啟章从二零零二年开始了「自然史叁部曲」的写作,展现与前作迥然不同的写作图景,开啟一种别於同代作家的方法来叙说城市与歷史。V城作為香港的投影,经歷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人与物件不断集中,两者间的关係时有改变。如果把《天工开物.栩栩如真》置放於董啟章小说的创作脉络中,董啟章如何运用「文字工场的想像模式」,创造种种已经消逝的「独特物件」,探讨人与物件如何互相延伸,同时彼此限制?假若写史就离不开编织记忆与时间观念的阐述,董啟章如何一方面迴避以家族事件印证歷史大事,另一方面以「独特物件」為叙述起点,追述叁代人的家族记忆?《天工开物.栩栩如真》对「可能世界」的讨论,又如何恢復我们对时间观念的多元想像?这次的读书会希望与读者一起探讨上述的问题与答案。
 
详情如下:
题目:人与物件的时光之旅──读董啟章《天工开物‧栩栩如真》的物(家)史书写
日期:2012年3月9日(星期五)
时间:晚上6:00-7:30
地点:香港教育学院 B4-LP-01
导读:邹文律先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哲学博士候选人)
主持:陈智德博士(香港教育学院中文学系助理教授)
 
邹文律先生简介:
毕业於香港中文大学语文教育学士课程,同校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哲学博士候选人。2006年硕士毕业后曾任沙田恒生商学书院预科及大专部中文科讲师。着有小说《N地之旅》(kubrick:2010)、诗集《刺绣鸟》(2008)等共八种。小说和新诗曾获中文文学创作奖、城市文学创作奖、大学文学奖、香港青年文学奖等,2011年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文学新秀奖(文学艺术组别)。
 
读书会截止报名日期為3月8日,查询及报名可与雷浩文先生(电邮:fhmloi@ied.edu.hk;电话:2948 6432)或赖宇曼小姐(电邮:ymlai@ied.edu.hk;电话:2948 7328)联络。谢谢!

第九次「香港文学读书会」——香港文学与电影改编

2012-02-07

香港文学读书会:香港文学与电影改编

各位师长、同学:

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香港文学读书会」将於2012年2月7日举行,诚邀各位老师和同学参与。

是次读书会的研读主题為「香港文学与电影改编」,我们邀请了《香港文学与电影》一书的编者之一,岭南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黄淑嫻博士担任导读者。《香港文学与电影》勾勒香港文化面貌:从早期的电影清洁运动、五○年代的左右对立、六○年代青年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衝击、七○年代本土文化的兴盛到八○年代大眾文化普及,以及在这些复杂的文化背景中,文学与电影如何以叙事回应,又如何互相激发,带来了不少值得深思的课题。近年大专界尝试以电影辅助人文学科教学,中学则积极準备电影与文学单元新课程,《香港文学与电影》一书提出香港文学与电影的深度研探,别具意义。黄淑嫻博士在是次读书会中,将与教院师生分享该书的编辑过程,以及香港文学与电影的研究和教学心得。

详情如下:

题目:「香港文学与电影改编」

日期: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时间:晚上6:00-7:30

地点:香港教育学院 D2-LP-03

导读:黄淑嫻博士(岭南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主持:陈智德博士(香港教育学院中文学系助理教授)

黄淑嫻博士简介:

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曾任香港电影资料馆总编辑,2000-2002年获奖学金於日本东京大学中文系任博士后研究员, 现任岭南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着有《女性书写:电影与文学》(1997);编有 《香港文学书目 (1950-1996)》(1996) 、《香港影片大全(1913-1941)》(1997)、《香港文化多面睇》(1997) 、《香港文学电影片目(1913-2000)》(2005)、《电影中的香港故事》(2010)及《刘以鬯及香港现代主义》(2010) 等。近年发表有关文学与电影的文章包括:〈创意与忠诚:试论《色︱戒》对「忠於原着」的重新界定〉(2008),〈啟悟的时刻:谭家明的成长故事〉(2008), “The Voyage to Hong Kong: Bildungsroman in Hong Kong literature of the 1950s” (2009),〈重塑五○年代南来文人的形象:易文的文学与电影初探〉 (2009),〈与眾不同:从易文的前期作品探讨 1950年代香港电影中「个人」的形成〉(2009) ,〈张爱玲為香港电影带来了甚麼?〉(2010) 及〈表层的深度:刘以鬯的现代心理叙事〉(2010)等。

读书会的截止报名日期為2月6日,查询及报名可与查询及报名可与雷浩文先生(电邮:fhmloi@ied.edu.hk;电话:2948 6432)或赖宇曼小姐(电邮:ymlai@ied.edu.hk;电话:2948 7328)联络。谢谢!

香港教育学院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敬啟

第八次「香港文学读书会」——中韩文学互动下韩国的香港文学研究与翻译

2011-12-14

第八次香港文学读书会

各位同学:

       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香港文学读书会」将於2011年12月14日举行,诚邀各位参与。详情如下:

题目:「中韩文学互动下韩国的香港文学研究与翻译」

日期:2011年12月14日(星期叁)

时间:晚上6:00-7:30

地点:香港教育学院 B3-LP-06

语言:普通话

讲者:朴宰雨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学部教授)

主持:区仲桃博士(香港教育学院中文学系助理教授)

朴宰雨教授简介:

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学部教授、韩国中语中文学会会长、韩国台港海外华文研究会会长、国际鲁迅研究会会长、韩国《韩中言语文化研究》杂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韩国》杂誌韩方主编、韩中专家联合研究委员会社会文化组委员。曾任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中文系毕业,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博士。曾组织过四十多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另亦在北京大学、復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东京大学、哈佛大学、华沙大学等海外大学讲学四十多次。

主 要学术成果有专着《史记汉书比较研究》、《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论》、《二十世纪中国韩人题材小说的通时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的照明》等;译有巴金 《爱情叁部曲》、茅盾《腐蚀》与莫言、铁凝的短篇小说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与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等学术名着的韩文 版;编选有中文版《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从韩中鲁迅研究对话到东亚鲁迅学》等。

最近发表《香港文学在韩国:认识,翻译,硏究,定位,展望》,现在又和香港作家联会合作,主持《香港文学选集》诗歌卷、散文卷、小说卷的韩译出版工作。

读书会的截止报名日期為127,查询及报名可与雷浩文先生(电邮:fhmloi@ied.edu.hk;电话:2948 6432)或赖宇曼小姐(电邮:ymlai@ied.edu.hk;电话:2948 7328)联络。谢谢!

顺颂

研安

香港教育学院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敬啟

2019-06-05

Please refer to the Chinese version

第七次「香港文学读书会」——从《大眾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谈香港文学的期刊研究

2011-06-23

第七次香港文学读书会 

各位师长、同学:
           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香港文学读书会」将於2011年6月23日举行,诚邀各位老师和同学参与。 

是次读书会的研读主题為「从《大眾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谈香港文学的期刊研究」,我们邀请了岭南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郑蕾小姐担任导读者。郑蕾将从程光煒所编《大眾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一书提出有关香港文学期刊研究的相关论题,也将涉及五六十年代香港《文艺新潮》和《好望角》等文艺期刊的讨论。郑蕾将探讨期刊研究的可能与方法,并结合香港文学的语境、特质作出引申讨论。

详情如下:
 
题目:「从《大眾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谈香港文学的期刊研究」
日期:2011年6月23日(星期四)
时间:晚上7:00-9:00
地点:香港教育学院 B4-LP-10
导读:郑蕾小姐(岭南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读书会的截止报名日期為620日,查询及报名可与雷浩文先生(电邮:fhmloi@ied.edu.hk;电话:2948 6432)或杨彦妮小姐(电邮:ynyang@ied.edu.hk;电话:2948 6441)联络。谢谢!

   顺颂
研安

 香港教育学院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敬啟

 

第六次「香港文学读书会」——香港城乡风俗话旧

2011-05-26

 第六次香港文学读书会 

各位师长、同学:
           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香港文学读书会」将於2011年5月26日举行,诚邀各位老师和同学参与。 

是次读书会的研读主题為「香港城乡风俗话旧」,我们邀请了资深作家陈云先生担任导读者。陈云将谈论他的散文集《难忘香港食与色:城乡风俗杂忆》和《农心匠意:香港城乡风俗忆旧》。陈云以散文追述消逝城乡风俗,亦反思城市发展,笔调抒情,亦带哲思,如他所说:「故土风物,一去不返。低首沉吟,无力回天,聊以文字,录存旧蹟。两朝政府為香港撰写偽史,我為山村痴情朋友、叔伯婆娘、游方术士、剃头匠人作传,為野鱼昆虫、山精水怪、番薯芋仔写记。黄鐘委地,豺狼当道。山穷水尽,风流云散。追忆逝去的水土与人情。」他的散文是对香港风俗的另类记载。陈云先生在是次读书会将与本校师生共话城乡风俗,兼谈散文的语言风格。

详情如下:
 
题目:「香港城乡风俗话旧」
日期: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
时间:晚上7:00-9:00
地点:香港教育学院 B3-LP-05
导读:陈云先生(资深作家) 

陈云简介:
陈云,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德国哥廷根大学史学院哲学博士。曾任艺术发展局策划及研究总监及民政事务局研究总监,现任岭南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着有《中文起义》、《终极评论,快乐抗争》(2010)、《执正中文》(2009)、《中文解毒》(2008)、《香港有文化──香港的文化政策(上卷)》、《难忘香港食与色——城乡风俗杂忆》、《童年往事──香港山村旧俗》、《新不如旧—香港旧事返照》及《旧时风光—香港往事回味》等。 

读书会的截止报名日期為519,查询及报名可与雷浩文先生(电邮:fhmloi@ied.edu.hk;电话:2948 6432)或杨彦妮小姐(电邮:ynyang@ied.edu.hk;电话:2948 6441)联络。谢谢!

   顺颂
研安

 香港教育学院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敬啟

第五次「香港文学读书会」——给石头的情书──散文和诗的思考

2011-04-28

第五次香港文学读书会
 
各位师长、同学:
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香港文学读书会」将於2011年4月28日举行,诚邀各位老师和同学参与。
 
是次读书会的研读主题為「给石头的情书」,我们邀请了资深作家叶辉先生担任导读者。叶辉先生将谈论他最新出版的散文集《最薄的黑 最厚的白──给石头的情书》,书中以书信形式,带出作者对文化艺术、香港地方和个人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叶辉先生将由此引入散文写作的讨论,并会与本校中文学系助理教授陈智德博士对谈散文和诗的思考。详情如下:
 
题目:「给石头的情书──散文和诗的思考」
日期:2011年4月28日(星期四)
时间:晚上7:15-9:15
地点:香港教育学院 B4-LP-10
导读:叶辉先生(资深作家)
回应:陈智德博士(香港教育学院中文学系助理教授)
 
叶辉简介:
叶辉(1952年-)本名叶德辉,尚有笔名叶彤、方川介、鲸鲸等,曾任职记者、翻译、编辑、报社社长,业餘从事写作,1970年代参与创办《罗盘》诗刊,并参与《大姆指》、《秋萤诗刊》、《诗潮》、《文学世纪》及《小说风》的编辑工作。凭《浮城后记》、《水在瓶》获中文文学双年奖散文组推荐奖,《书写浮城》获中文文学双年奖文学评论组推荐奖。近年着作包括《亲密闪光》(散文,2009)、《卧底主义》(散文,2009)、《在日与夜的夹缝里》(诗集,2009)、《书到用时》(文化评论,2010)及《最薄的黑最厚的白:给石头的情书》(散文,2010)等。
 
读书会的截止报名日期為4月21日,查询及报名可与钟洁怡小姐(电邮:kityi@ied.edu.hk ;电话:2948 6554)或雷浩文先生(电邮:fhmloi@ied.edu.hk;电话:2948 6432)联络。谢谢!
   
顺颂
研安
 
香港教育学院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敬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