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第二十六次香港文學讀書會:一九六○年代的台、港新詩與溫健騮

03-12-2024

題目:一九六○年代的台、港新詩與溫健騮

日期:2024年12月3日(星期二)

時間:下午7:30-9:30

形式:ZOOM 線上會議(meeting ID:921 7746 2992 或以下連結加入:

導讀:陳智德博士(台灣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合辦: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報名及查詢:林先生(2948-6441 / lklam@eduhk.hk )

簡介:溫健騮(1944-1976),1964年畢業於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1968年赴美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1970年憑《苦綠集》獲美國愛荷華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再轉往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1974年回港後,任職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時代生活出版社編輯,再於香港大學中文系任教。1975年參與創辦《文學與美術》雙月刊,1976年因癌症逝世。溫健騮生前摯友古蒼梧、黃繼持整理溫健騮遺稿,分別以《溫健騮卷》(香港:三聯書店,1987)及《苦綠集》(台北:允晨文化,1989)為書名在台港兩地出版,收錄他大部份作品。

溫健騮病逝後,瘂弦把手頭上的一束溫健騮遺稿,以〈溫健騮早期詩選〉為題發表,並在按語中說:「他顯然是一個浪漫主義者,富有清新的意象和現代色彩,我們認為這個階段的溫健騮是最可愛的;可惜他未能繼續發展這種風格。後期溫健騮的『轉向』,至今我們不明白是為了甚麼。」

是次講座以溫健騮「轉向」之前的作品為中心,將之置於一九六○年代的台、港新詩的文化脈絡上,探討溫健騮的詩學思考與實踐。

*本次講座內容為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臺港文藝脈絡中的現代主義與左翼轉向——溫健騮研究」(113-2410-H-007-004-)之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