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大埔文縱虛擬展覽

一、目標

本作由「朝夕公園」(jiujikpark)與中心團隊三色豆文化圈共同開發,為「大埔文縱──新界東文學推廣計劃」製作可供不同電子平台賞覽的虛擬展覽。本計劃原擬在大埔區內設置實體常設展,展出數十項展品,呈現大埔百年來的藝文發展,但籌劃以來發現區內展覽空間短缺,要長期管理亦極為困難。另一方面研究中心自2020年起,以三色豆文化圈之名累積各種製作經驗:「點指香港文學」、「三毫子大冒險」、「三毫子小說研究計劃展覽」,因此把本計劃的常設展改為虛擬展,以此基礎另覓地方舉行不定期實體展覽。

常設展暫以RPG Maker 製作的2D版本作試展,最終目標是製作一個3D常設展。

50949536_10214087055795336_4562052964037951488_n

二、消失的大埔戲院

大埔文縱研究的其中一個課題,是調查區內過去文學文化場所,如崇德街第一代鄉議局的「大埔藏書樓」、鄧爾雅藏琴「綠綺園」,在過程中我們發現曾位於戲院街(今明月樓址)第一代的「大埔戲院」亦甚具文學意義。首先,此處是天空小說作家李我(1922-2021)的粵劇啟蒙之地,他曾在《李我講古》提到在「大埔戲院」受到粵劇啟蒙。

日治初期,我在茶樓賣藝,未幾散班後,鄺山笑(我叫他三歌,時為八和會長)就介紹我入大埔的過山班做棚面(即樂師,行內又稱「下架」),在舊墟[大埔舊墟還是太和市的大埔墟,說法存疑]一間由祠堂改裝的戲院演出。
劇團初時的演出也頗為順利,豈料一日,小生梅凌霄突然患上絞腸痧,進了醫院。那可急殺鄺山笑了,試問窮鄉僻壤,霎時間,又那裏找個小生來頂替呢?

讀者可以預料到演出時失敗的,那次演出劇目《狸貓換太子》,由李我臨時飾演太監陳琳,最後在打死寇珠一幕穿崩。後來在黃愛玲編《粵港電影因緣》的訪問當中,李我亦再次提到這段大埔演戲的經歷,不過他這次說自己是在戲院抄曲,而且一做成功,戲班叫他做大倉,不要做櫃台。李我的說法前後不一,但可以肯定他是在大埔開展其創作生涯。其次,大埔戲院在六十年代荒廢以前,扮演著大埔墟內「文化中心」與「社區會堂」的各種功能,籌款賑災活動、懇親會、鄉議局會議,都在該處舉行,甚至在日佔時期,也有被改建成「娛樂場」的歷史(雖然不是風光的歷史)。加上戲院設施的興衰,多年來都是大埔居民念茲在茲的話題。漸漸本計劃虛擬展覽要重現場所,要呈現的研究成果,開始與大埔戲院的考察掛勾起來。

(左圖:靈糧堂大埔分堂開幕的合照,最左則為大埔戲院。圖片轉載自羅恩惠女士的訪問以及羅恩賜先生在「大埔老照片」群組提供的照片。下圖一太和市開墟六十周年紀念的合照,背景為大埔戲院正門,轉載自大埔老照片朱森先生發布的照片,下圖二為購自政府新聞署,1993年《香港年報》發表的1953年大埔墟全景圖,「PANORAMA」字樣上方為大埔戲院。因資料難尋,借各處圖片求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人提供大埔戲院的歷史資料,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絡我們把照片下架。)

三、復刻策略,從還原到再創造

大埔文縱的研究團隊,一方面委託資深的研究人員翻查書刊史料,試圖找出更多具體的大埔戲院文獻線索。研究人員回報表示,雖然確認1940年代已有大埔戲院,卻未有實際關鍵的證據支持戲院在1930年代初成立的說法。另一方面,團隊透過查冊調查,亦未能找出1950年代以前的資料說明戲院的狀況。

我們嘗試請建築師試作圖則,經過會議後建築師表示難以單靠現有照片繪圖,建議團隊尋求本地建築史專家協助。

準確的建築原貌既難尋索,團隊亦另尋方式,試從「延續第一代大埔戲院的可能」為出發點去處理戲院的課題。我們與平面設計師伍啟豪(Rogerger NG)合作,以五十年代較有藝術氣質並保留至今的本地招牌為基礎,分析模糊舊照當中大埔戲院招牌的字型,再造大埔戲院的招牌。他也會在製作團隊3D復修五十年代戲院街提供字體設計的意見。

團隊也在「大埔文縱」第一階段以僅有的材料,以RPG Maker MV 製作「香港文學在大埔」的2D試作展覽。展覽還原大埔戲院街場景,展出十多項大埔文學相關的圖片,並以「三毫子小說研究計劃」的角色胡伯強和半夜人作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