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未分類

三毫子大冒險──最終測試版 (Beta V1.21)

為配合第二屆「三毫子小說」學術研討會的舉行,三色豆文化圈在研討會舉行當日推出先行版。先行版是遊戲的最後測試版本,相較正式版只差幾段宿命的邂逅,與驚喜尚有一線之差(當然還有些不太關鍵的UI,尚未做好設置)。讓各位對遊戲世界感到陌生的三毫子小說愛好者,毋須通過Steam平台都能參與測試。如果對遊戲有任何意見,或者發現任何問題,歡迎透過下列表單回報意見,讓正式版能盡善盡美。

三毫子大冒險 on Steam

三毫子大冒險 研討會測試版 V1.2 回報表格

「世變與人文」專題系列【第二講】 見證、抒情與之外:易君左晚年的回憶錄寫作

「世變與人文」專題系列【第二講】
見證、抒情與之外:易君左晚年的回憶錄寫作

易君左(1898-1972)是親歷五四、北伐、抗日、內戰等大事的著名作家、詩人、學者。他曾任職國民政府,內戰中在上海創辦政論及文化刊物。1949年赴台灣,翌年移居香港,至1967年重回台灣,直到去世。

易君左晚年在香港和台灣出版過三個回憶系列,部分記事時段重疊,但寫作立場頗有分別。並讀這些回憶文字,可以看到巨變親歷者留下見證的悲涼心願。淑世詩人抒發一己情志的獨立精神。在此之外,也能發現一些似乎不算光彩的妥協,然而有意味的是,這究竟是凡人所不免的軟弱,還是曲折蜿蜒的抵抗?易君左的故事展示了文人浮沉於亂世的複雜境況,也考驗了我們知人論世的想像力。

主講:樊善標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主持:葉倬瑋博士(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

日期:2023年8月23日
時間:下午二時至四時
地點:B3-LP-04
語言:粵語

查詢:黃小姐 (2948-7028 / rccllc@eduhk.hk)
主辦: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計劃簡介

「大埔文縱──新界東文學推廣計劃」前言

晨間踏著木棉花絮迎風吐露
吃過臨時都說了廿幾年的街市的豬扒麵
下課後懷緬吉之島的最後時光
駐足在旺角開來的紅van站
臨眺大海與觀瀑
發現桃源洞早沒有避世勝境
藏書樓亦已荒廢
但在劫餘仍能寫詩

無論是非關宏旨的民生細節,抑或大時代風雲變色,都能在因大埔而生的文字裡找到蹤跡。大埔是香港歷史最古老的地區,南漢(917-971)時代以媚川郡大步海採珠場而知名,至明代敬羅家塾的設立,始有文教活動。十九世紀末,英國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經歷新界六日戰爭,大埔才劃入香港版圖當中。歷年香港圖像記錄當中,大埔風光一直排在城市景觀的後面,甚至文學論述當中長期缺席;大埔無法趕上維多利亞城的建設,卻在香港的發展過程當中,默默扮演「都市的背面」的重任。唯其並非都市之共謀,擁有桃源洞的大埔一直是避世首選,有著為數不多但極為關鍵的詩與史:隱居綠倚園的南社詩人鄧爾雅(1884-1954)、首倡新界師範的陳本照及陳袞等埔師師生、抒寫八仙嶺創立庸社的吳灞陵(1904-1976)、於戲院街粉墨登場的天空小說家李我(1922-2021)、長住錦山迎接現代主義詩潮的崑南(1935-),至今仍引領著香港文學與文化的潮流與發展,也在市區中心以外提供另一種抒寫香港的選擇。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文化中心助理在2015至2016年間參與中文大學香港文學散步活動,居住本區的文友曾帶領大埔的導賞,亦一起拜讀盧瑋鑾教授《香港文縱:內地作家南來及其文化活動》,共同收集大埔的文學資源,一起思考以大埔去敘述香港文學的可能。在2017年前中心成員楊穎賢博士實踐想法,以期刊/書誌的方式申請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惜未能成事。中間經歷人事變動,以及中心仝人忙於籌辦《香港文學大系》以及《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特展》,至2020年杪重新向大埔區議員重提想法,最終於2021至2022年間由大埔民政事務處及大埔區議會促成「大埔文縱──新界東文學推廣計劃」。

計劃擬對十九世紀初至今大埔文學與文化資料,如報刊、蒙書、地誌、資料庫等,作全面考掘及探研。本計劃成果將結集成書,並透過各種展覽及導賞活動推廣予大眾,冀以學術專業知識回饋社區文教發展。旨在發掘不同時期及類型的重要香港文藝作品,重提受到忽略的重要的社區作家或文人,重塑地區歷史傳說與民間故事,再探文化景點與史跡,梳理大埔的文學與文化發展脈絡,宣傳大埔文學這一概念,推廣社區文化及觀光。最重要是保存大埔歷年文學作品,使其不致遺忘湮滅。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將會持續在「大埔文學」理念下實現各種可能。

公眾如對計劃有任何查詢、意見,以至有文物或情報提供,歡迎隨時與本中心聯繫。(可透過面書訊息,電郵rccllc@eduhk.hk,或致電29486554)

大埔文縱工作團隊
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識於2022年9月23日
修訂2023年2月5日

悅|讀系列:《黃金時代》放映會及「左翼與都市:重返1930年代的上海文藝」分享會

2018-11-06 - 2018-11-08

香港教育大學
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悅|讀系列:《黃金時代》放映會(11月6日)x「左翼與都市:重返1930年代的上海文藝」分享會(11月8日)
  1. 《黃金時代》(2014)放映會 (預告片)

時間:11月6日(星期二)下午二時
地點: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B3 – G/F – 02)
簡介:本片為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許鞍華得獎作品,講述蕭紅 (湯唯 飾)和與她的生命一樣翻天覆地的民國時空。在大時代和戰火之中、理想和宿命的拉扯之間,蕭紅從未放棄愛情和文學,由哈爾濱、重慶、武漢一路南下,寫就《呼蘭河傳》,最後客死香港,年僅31歲。
導演自述:「我們這個時代其實什麼都很難說,不知道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但蕭紅生活的那個時期這些都比較分明,所以我想把這些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拍出來,讓大家看看那個時代是什麼樣的,對比我們現在的時代是什麼樣的而已。」(https://bbc.in/2qjUoo0)

  1. 「左翼與都市:重返1930年代的上海文藝」分享會

主講:張春田博士(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講師)
主持:葉倬瑋博士(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時間:11月8日(星期四)下午三時半
地點: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B3 – G/F – 02)
本次分享會由許鞍華導演的電影《黃金時代》為入口,試圖重返1930年代上海的歷史現場和文藝的原生形態,從文學創造、文學活動以及文學社團的一些具體細節和片段入手,探討1930年代魯迅及部分左翼作家的生活經驗與寫作實踐之間的內在聯繫,重構左翼思想與都市語境的複雜關係。1930年代的上海文藝,不僅體現出“現代”文化的內在邏輯,也指向了現代中國情感政治的獨特性。

「點指香港文學」線上展覽

為延續獲藝發局資助的《香港文學大系》的出版,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合作,於2020年在臺灣舉辦「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展覽,透過五大主題以及五十項珍貴書刊、手稿等展品,細緻地展出了二十世紀初至今的香港文學作品。其後,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獲藝發局Arts Go Digita計劃資助,於2021年7月舉辦是次「點指香港文學」展覽。除保留「追憶我城」策展方向及框架外,是次展覽更透過充分利用多媒體及數碼技術,以全新設計的線上瀏覽形式呈現文學香港。訪客可藉著四大主題展館的逾百項展品及互動文學地圖,細味香港文學路上風光及察見其中的文化脈絡,進一步認識香港文學。

四大主題展區透過當代的介面美學及操作方式,立體、有趣味地呈現二十世紀初至今之香港文學史及文化史,跨越時空的藩籬,透過新媒體還原當年文學作品的文化氛圍,並創造出不同觀者可以各自在其中認識香港文學的展覽空間。四張獨特的互動文學地圖,則分別透過最能夠彰顯自身主題特色的方式,在現有的Google香港地圖上以合共超過400顆圖釘標示出不同的地點,並在各標示中加入作品的簡短摘錄,作為有助訪客開展進一步探索的文史補充資料。透過這些文學地圖,訪客可以重新認識香港各地區與香港文學的密切關係,並藉著憶起自身在這些地區留下的個人經歷,超越時空界限,為自己編織出一幅獨一無二的文學地景。

展覽除了嚴肅文學,亦著墨於流行文學在香港的呈現,其中包括武俠、言情、社會、偵探等流行的通俗文學,透過勾起不少人對香港流行文學的回憶,本計劃相信這次線上展覽將營造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讓大家可以在疫情期間,以輕鬆放緩的腳步,細味自己及香港一路走來的明媚時光,並藉此整理自身及對居住成長地的種種回憶,觸摸文學背後的細緻文化背景及歷史起伏。

請點擊上方的展覽圖示進入展館。

《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

《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

【新書發布】《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歌詞卷》(國語歌詞) – 盧惠嫻博士

    香港國語流行曲由盛至衰逾二十載,一直緊隨着社會的發展和價值觀的轉變。戰後,南來者眾,充滿上海遺風的歌曲主導市場,但同時亦有人着重文以載道的寓教於樂歌曲。五十年代中,資本來自不同地區的國語電影和唱片業進行跨媒體合作,使電影歌曲成為國語流行曲重要的部分。電影公司以紅歌星為歌藝不精但具潛質的影星幕後代唱,歌路以城鄉互動為主。另一些電影公司則以發掘歌影雙棲新星以拓展業務,並為他們創作不少展現青春的歌曲。

【新書發布】《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歌詞卷》(粵語歌詞) – 黃志華先生、朱耀偉教授

    本卷粵語歌詞部分,選入一九五○年至一九六九年間面世的粵語歌詞一百首,希望藉此能反映這二十年間,香港的粵語歌詞創作的發展軌跡,展現作品風貌以至文學成份。粵語流行歌曲在五、六十年代,地位很低,亦難以知道那時的歌詞作者,會不會要求自己筆下的歌詞創作具文學價值。然而文字創作,多多少少都會帶些文學成分,編選之作品也考慮藝術價值與文獻價值之兼容。

【新書發布】《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新詩卷二》- 鄭政恆先生

    六十年代是香港現代主義詩歌的興盛期,風格上從傳統逐步走向現代,去國懷鄉及格律均齊之作銳減,在左右對立以外,新一代的聲音響起,香港詩歌更具城市風貌與實驗探索精神,香港詩壇充滿種種變數與多元發展的可能性。當時不同風格及主張的刊物如《香港時報.淺水灣》、《中國學生周報.詩之頁》、《好望角》、《藍馬季》及《當代文藝》等都紛紛刊載新詩,使六十年代成為香港新詩的一個轉折時期。本書收錄1960至1969年間詩人在香港寫作、發表和出版的新詩作品,例如崑南、馬覺、蔡炎培、葉維廉、戴天、王無邪、溫健騮、譚家明、邱剛健,並兼收他們在台灣發表的詩作。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簡介

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文藝界已有編纂《香港文學大系》的構思,但一直未能落實。2009年,本中心總監陳國球教授與執行理事陳智德博士聯絡同道,組織編輯委員會,展開《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編纂計劃,歷時五載,完成香港首套「文學大系」,由香港商務印書館於2014-2016年出版。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十二卷由十一位本地專家學者擔任主編,追本溯源,發掘被時間洪流淹沒的早期香港文學作品。各主編撰寫〈導言〉,說明選輯理念和原則,為讀者指引閱讀方向,為研究者提供珍貴史料。本系列繼承《中國新文學大系》傳統,以體裁分卷,為突顯香港文學特色,專設舊體文學、通俗文學及兒童文學三卷,展現多元而又多面向的香港文學歷史風貌,意義關乎本土,亦超乎本土。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新詩卷》 陳智德主編

本卷選錄1949年以前在香港發表的新詩,根據目前所見的文獻資料,本卷實際選錄1925年至1949年的作品,橫跨戰前時期、抗戰時期與戰後初期的不同階段,編選原則是兼容不同時期的各種流派和風格,藝術價值與文獻價值並重。本卷所選錄的鷗外鷗〈和平的礎石〉、李育中〈維多利亞市北角〉、陳殘雲〈海濱散曲〉、劉火子〈都市的午景〉、袁水拍〈梯形的石屎山街〉、何浧江〈都市的夜〉、黃雨〈蕭頓球場的黃昏〉、沙鷗〈菜場〉等詩作,記錄已消逝的三、四○年代香港都市風景,更表達理念、批評和想像,為後世留下歷史見證。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散文卷一 樊善標主編

本卷選錄1920年代中期至1941年香港淪陷之前的散文作品,主要採自香港出版的報紙副刊和期刊,少數選自單行本。作者包括在本地成長的謝晨光、侶倫等,以及南來或暫住或長居的茅盾、葉靈鳳等。前者固然是無可爭議的「香港作家」,後者也對香港文化環境、文學氣氛有所貢獻。就「香港文學」而言,兩者都不容忽視。本卷廣納美文、小品、雜文、特寫、通訊等類型,兼容本地及非本地話題,力求展現早期香港散文的各種面貌,配合導言所述,期望讀者對此一時段香港散文的演變過程和生產機制有所了解。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散文卷二》 危令敦主編

本卷選錄1942至1949年間,在日據與戰後兩個歷史時期裡,香港報刊所刊載的散文以及個人文集裡的篇章。本地作家的佳構與南來名家的作品兼收,說理、敘事、記人、抒情、表意、狀物、寫景各種體例均備。讀者閱讀此書,可以瞭解本土早期散文風貌,觀察四○年代本地報刊的文學生態,進而思考當年香港作為中國境外文化中心的獨特歷史地位。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舊體文學卷》 程中山主編

從開埠到民國百多年間,香港舊體文學名家輩出,佳作紛呈。王韜、潘飛聲、陳步墀等報人商人,領導晚清風雅;新界文人、革命黨人大筆淋漓,慷慨悲歌。民初陳伯陶、賴際熙等清遺民雅集宋王臺,蔡哲夫、鄧爾雅、楊鐵夫、劉伯端等結社唱和。抗戰期間,葉恭綽、楊雲史、李仙銀、陳孝威等以文學救國。日治時期,馮漸逵、黃偉伯等以詩存史。1949年神州易幟,陳湛銓、吳天任等大批文人湧入香港,詩情悲壯。百年間,香港詩社林立,有潛社、北山詩社、正聲吟社、千春社、碩果社等,扢風揚雅,承傳國粹,風氣極盛。

本卷選錄1843至1949年間香港舊體文學作品,以詩詞為主,略及古文。各體俱列,唐宋風格,中西思想,兼採並重;題材豐富,寫江山風月,記雅集唱和,述人生際遇,反映香港時局、家國災禍,如鼠疫、馬棚大火、省港大罷工、烽火國難等,時代色彩鮮明。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通俗文學卷》 黃仲鳴主編

通俗文學素被視為邊緣文學。本卷的編纂力圖糾正這一偏見,特在沙中淘金,時限追溯至晚清,直至1949年。本卷的文類包括言情、技擊、偵探、社會、借殻、天空等小說;另如賦予新義的筆記、粵謳、龍舟、班本等作品,都有收入。文體包括文言、白話、粵方言、三及第等,語言繽紛多姿。本卷按年序編選,可探索出香港通俗文學的承傳和流變的關係;所選作品除具藝術性外,更蘊含社會學、民俗學、經濟學、語言學、讀者接受論等方面的豐富資料,內容堪稱獨特,極見每一個時期香港作家的書寫風釆。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兒童文學卷》 霍玉英主編

本卷選錄三○年代中期至四○年代末在香港出版的兒童作品,原始文本大多來自香港第一本綜合性的兒童雜誌《新兒童》,以及報刊兒童版面和少量單行本。
本卷作家主要為南來文人,像許地山、黃慶雲、呂志澄、鷗外鷗、胡明樹、許穉人等。作品類型圖文兼備,涵蓋理論、詩歌、童話、故事、戲劇、寓言及漫畫,能展示香港早期兒童文學發展的面貌,而作品中所表現的兒童與童年,正反映在獨特的社會文化背景下,成人對兒童、童年及兒童文學的理解。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編輯委員會

總主編 陳國球
副總主編 陳智德
編輯委員 危令敦 陳國球 陳智德 黃子平 黃仲鳴 樊善標(按姓氏筆畫序)

各卷主編

1新詩卷 陳智德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
2散文卷一 樊善標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3散文卷二 危令敦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4小說卷一 謝曉虹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
5小說卷二 黃念欣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6戲劇卷 盧偉力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
7評論卷一 陳國球 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中國文學講座教授
8評論卷二 林曼叔 《文學評論》總編輯
9舊體文學卷 程中山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
10通俗文學卷 黃仲鳴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副教授
11兒童文學卷 霍玉英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
12文學史料卷 陳智德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
13導言集 陳國球、陳智德等

顧問

王德威 李歐梵 許子東 陳平原 黃子平(按姓氏筆畫序)

日治時期香港文學研究──「和平文藝」與戴望舒、葉靈鳳等作家

日治時期香港文學研究──「和平文藝」與戴望舒、葉靈鳳等作家

本計劃擬搜集、整理日佔時期香港文學資料,包括在該段時期出版的報紙《華僑日報.文藝副刊》、《香島日報.日曜文藝》、《香港日報.香港藝文》、《南華日報.星期文藝》、期刊《新東亞》、《大同畫報》等刊物中的文藝作品及評論文章,集中對戴望舒(1905-1950)、葉靈鳳(1904-1975)這時期在以上報刊發表的作品以及有關和平文藝的論爭作出分析研究。

透過此項研究,本計劃期望有系統地整理長期埋沒的日佔時期香港文學史料,檢視其文學價值;探討日佔時期香港「和平文藝」理論及相關作品;再以戴望舒、葉靈鳳為中心,旁及陳君葆、黃魯等作家,探討香港日佔時期作家如何透過曲筆、隱語、象徵表達「內化的抵抗」。

研究項目主持人:陳智德博士

資金來源:GRF

《香港文學大系》編纂計劃

《香港文學大系》編纂計劃

本計劃以「文學大系」的概念及形式,有系統地整理、編輯歷年香港文學作品並撰寫導言,出版具學術價值的《香港文學大系》系列叢書。第一階段為整理1919-1949年的香港文學,出版《香港文學大系》12冊叢書,2010年8月起籌備編輯及資料整理工作,2014-2016年陸續出版。

本計劃由香港文學專家組成編輯委員會,邀請富國際聲望之學者組成顧問團,各卷編輯均由本港學術界及文化界專家擔任。

研究項目主持人:陳國球教授

資金來源:香港藝術發展局、私人捐款

《都市蜃樓:香港文學論集》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香港教育學院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合編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0 年。

目 錄

小 引  陳平原

第一輯  歷史的追跡

陳國球  收編香港:中國文學史裏的香港文學
黃繼持  香港小說的蹤跡——五六十年代
王晉光  王韜、港督與日妓——一篇故事及其背景
鄺可怡  戰火下的「詩情世界」——論戴望舒香港時期的法文小說翻譯 (1938-1949)
陳智德  左翼的任務和鬥爭——戰後香港左翼詩歌
黃念欣  典律的生成——近四十年香港小說選之編選法則與身份建構

第二輯  刊物與作品

徐 霞  論《幻洲》中的香港來書—— V城 1927
張詠梅  香港淪陷時期文藝副刊研究——試論《華僑日報.文藝週刊》
霍玉英  他們的夢想:《華僑日報.兒童週刊》中的兒童形象
程中山  論潘飛聲《香海集》
郭偉廷  蘇文擢先生回穗詩、還鄉詩研究
樊善標  當胡蘭成遇(不)上十三妹

第三輯  都市與文學

區仲桃  都市漫遊:試論香港現代主義詩潮的終結
白雲開  都市文學的市場及媒體元素——以李碧華及穆時英小說為例
鄒芷茵  論香港文學下的「老灣仔」
何杏楓  銀燈下,向張愛玲借來的「香港傳奇」——論許鞍華《傾城之戀》的電影改編
梁敏兒  劉以鬯的《酒徒》與現代主義
余婉兒  白蛇故事的轉化:劉以鬯與李碧華筆下的經典重讀
王良和  淒美而不可解——試解鍾偉民的〈蝴蝶結〉
危令敦  客途秋恨憑誰說?——論董啟章〈永盛街興衰史〉的香港歷史、記憶與身份書寫
譚志明  自我愛慾與樂園回歸:論董啟章〈安卓珍尼〉

編後記
作者簡介